丧葬习俗丨做七有什么讲究?

在做“头七”之前,去世第六天需要先举行“上望”仪式,第六天午夜,也就是“头七”凌晨。

这天夜里家人需要举行“哭祭”,还需要请相关人士来诵经,之后还需要焚化纸钱等祭祀品,烧完后关灯睡觉不允许在外面玩。

“上望”做完后,才正式开启“头七”到“七七”这49天的仪式。

一七:即逝者死后第一个七日,通常是民间最重视的七之一。又叫“头七”,民间说法是,在头七的时候,逝者是有自己意识的,会回家“看看”,所以逝者长子要设灵堂,烧纸祭拜,亲朋痛哭。

“头七”是“做七”仪式里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一般来说会格外隆重。

人们需要为逝者设灵位,上香叩拜,还要准备菜饭祭拜逝者,烧纸等供奉需要的东西,备好后需要离开去睡觉,不能再留在那里。

一些地方“头七”还会烧“梯子”形状的祭品,这里面也有特殊的寓意,“头七”的仪式最好由逝者的儿子亲自办理!

即逝者死后第一个七日,通常是民间最重视的七之一。

二七:“二七”谐音是“儿七”,一般是需要逝者儿子参加,逝者女儿和近邻亲属都不用参加;祭礼从简,丧家需为逝者供羹饭祭奠,进行祭烧;

三七:又称“散七”,需要逝者儿女参加,村的近邻和一些主要亲戚也可以参加,烧完“三七”后是要宴请宾客的。部分地区有让逝者子女手执香火,到家附近的三岔路口呼唤逝者姓名,将逝者接引回家中的风俗;

四七:礼俗同二七,丧家为逝者供饭祭烧即可。“四七”的讲究比较少,只需要逝者儿女参加即可;

五七:民间认为五七时逝者会最后一次回家看看亲人,故而五七的祭礼尤为隆重。丧家除了准备酒馔、灵前上供外,还需要请僧道为逝者施放焰口进行超度。丧家再根据当地风俗,将黄纸锡箔用红纸袋装好,写上逝者姓名后祭烧;

六七:“六七”的谐音是“留七”,意思就是包括所有的亲朋好友在内,不能每烧一个“七”都要必须参加,需要留一个“七”出来,礼俗同二七、四七,从简即可;

断七:“七七”又叫“断七”或者“尾七”,也是“做七”的最后一个“七”,需要逝者子女和近邻参加的告别仪式,比较隆重,这一天逝者亲属不需要穿孝衣,也算是和逝者道别。礼俗与头七相同,在断七仪式结束后,众孝亲家眷可脱去孝服换上吉服、整理仪容,自此七七圆满礼成。

什么是做七,做七的由来是什么?

我国殡葬文化源远流长,一方面是为了缅怀逝者,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这些扎根农村的风俗习惯,内容很多而且非常繁杂,但是每个细节都会受到重视,而农村非常重视殡葬习俗,这也是“逝者为大”的体现。

在丧葬习俗里,人去世后会有一些必须的流程,除了停放遗体、报丧等,排在第四的则就是“做七”仪式。

人去世后“做七”又叫“烧七”,也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每隔七天烧一个七,一直烧到“七七”,称为“断七”,农村的这些习俗也是古代《礼记》中所要求的丧葬礼节,那么,具体“做七”风俗的由来是什么?又有哪些讲究呢?在本篇文章里,您或许能找到答案。

“做七”风俗的由来:

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尚存,且人死后第七日才知道自己已死,做七一是为了祭奠逝者,使其安息,二是为逝者积攒阴德,能够顺利通过十殿阎罗的审判。

南朝的《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卷之八·生神品第十九》中记载,地府是天庭下辖负责管理人间事务,共有十殿阎罗掌管不同事务。

传说人死后每过七日,各殿阎罗会根据逝者生前德行为人进行审判,生前恶多善少又无后人为其做七、积攒功德的灵魂打入地狱受报,其余灵魂可轮回投胎,这个过程在民间谓为“过王官”。

古代丧葬习俗是:人去世后,需要将灵柩停三天以上。一方面是希望逝者能复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代丧葬的习俗比较繁冗,如果逝者是天子诸侯,需要更好大的陵墓和随葬品,浪费人力和时间,所以灵柩停放时间也更久。

关于“做七”:据说从周朝时期就有了“做七”的说法,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来源于佛教的“生缘说”,佛教认为除了罪大恶极的人会立即下地狱和行善功德多的人会立即升天外,一般的灵魂的去世后的七期中,需要被超度,才能投生。

一种说法认为来源于道教,因为道教崇尚炼丹,认为七七四十九日是给人送终的日期,所以有了七七之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先秦时代“魂魄聚散说”:人在刚出生的时候,以七天为单位,每七天形成“一魄”,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就形成了“七魄”,在人死后也一样,七天为单位,每七天,“一魄散”,所以需要四十九天,七魄才能散,每七天一祭,四十九天结束,所以“做七”的意义也是在祭祀逝者。

丧葬习俗丨上海最常见的几种安葬形式

人终有一死,安葬骨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它代表着生命的另一种留存形式,在现在我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葬法,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提高,延伸了很多种安葬方法,所以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安葬方式,那么你上海有几种安葬形式吗?

现代墓碑葬:将逝者的骨灰安葬于购买好的墓穴中,是目前上海墓园中最常见的式样,是土葬的现代化演变,该安葬方式顺应了中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传统土葬的墓碑被缩小,墓碑从墓穴前方移至墓穴后方,埋葬棺木被改为埋葬纳骨盒。私人墓葬大多使用大理石等装饰性强和耐久性好的材质,现代墓碑葬的安葬形式为单人或夫妻合葬。

草坪、花坛葬:是一种生态葬式,主要分卧碑式和立碑式,多在0.3㎡-1㎡之间。

花坛葬是用花坛、花架、自然石等代替墓穴记录逝者信息,供后人缅怀。

草坪葬起源于西方,近年来在国内也收到了认可和推广,其宗旨就是让逝者回归大自然。草坪葬的安葬形式和树葬类似,但最大区别在于,草坪葬会在深埋逝者骨灰的区域内朝天放置一块石碑,以区分逝者身份信息,同样也是高性价比又环保的生态安葬方式之一。

壁葬:指把装骨灰的容器嵌入墙壁格架内的一种骨灰安放形式。这种壁葬的优势一是存放量大,一面墙可以存放几十到上百个骨灰盒,节约土地的同时价格实惠,二是壁葬的环境相对其他安葬方式更整洁美观,每个格子在存放骨灰之前都经过消毒清洁。一般有独立式、廊式、墙式、亭式等。

壁葬的缺点相对最小,主要表现为壁葬的单格大小有所限制,需要家属有规划有选择的挑选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进行随葬,无法全部放入;

海葬: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行,海葬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骨灰安葬方式。海葬秉承着“人从自然中来,亦回归于自然”的革新理念,同时基于影视书籍的影响,海葬在不少人心中与浪漫划上了等号,是一种颇具仪式感的安葬方式。环保、高性价比是海葬最大的优点,各地民政局都有惠民政策的补贴。

海葬的缺点就在于逝者的骨灰无法保留,每逢清明中元等祭祖节日,子孙后代没有实体场景可以对逝者进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