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殡葬习俗 吃豆腐饭

豆腐饭,亦称“豆羹饭”,是一种流行于江浙沪民间的丧葬习俗。葬礼结束后,丧家要举办酒席,雅称”豆宴”,酬谢前来参加葬礼以及以现金、实物等形式助丧赙奠的人,被请者一般不得拒绝,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吃豆腐饭
过去这种酒席一般为素席并以豆制品为主,其后逐渐变异,佳肴美味之丰几可比拟喜庆之宴,惟一碗豆腐羹必不可少,所以照旧称为豆腐羹饭。

相传,战国时有个人叫乐毅,对父母十分孝顺。他的父母喜欢吃软食,乐毅便用黄豆制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活得很长寿,于是在父母去世后,乐毅请参加送葬的邻居们吃豆腐宴,祝愿大家健康长寿。

另一个由来传说,西汉淮南王刘安崇尚神仙之术,天天服豆,希望能长生不老。在这其间,他发明了制作豆腐的办法。后来他的父亲病逝,按照当时的礼仪,三日之内须停厨熄火,所以刘安连吃三天冷豆腐。

旁人见他把一团团雪白的东西往嘴里塞,不知道那是只是豆腐,以为他吃的是什么凤髓羊酪,遂说他不守礼节。刘安于是在三日小殓后举办素席,答谢各方来吊宾客,席间特备一道冷豆腐,说破真情。从此,孝子居丧多以豆腐为冷食,而成殓后以豆腐答谢吊唁宾客的习俗亦由此形成。

还有一则流传于江淮的民间说法称,从前有一位阿公分给三个媳妇各人一升黄豆,大媳妇和二媳妇带回去吃了,三媳妇则把黄豆种在田里,将结成的新豆收下来。如此过了三年,三媳妇积攒了许多黄豆,阿公也因此称赞三媳妇能干,让她主持家务。三媳妇用黄豆磨成豆腐,烧了许多可口的菜孝敬公婆。阿公高兴地说:”我百年之后,你们用豆腐供我。”阿公死后,子媳就用豆腐做菜供奉。此事传开后,逐渐形成办丧事吃豆腐饭的风俗。